运行管理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纪要 (2016年4月19日)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4月1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江明院士(复旦大学)、委员张希院士(清华大学)、安立佳院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薛奇教授(南京大学)、顾忠伟研究员(四川大学)、童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乔金樑教授级高工(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施剑林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赵东元院士(复旦大学)出席了本次会议;薛群基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玉良院士(复旦大学)、吴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江雷院士(中科院化学所)因事请假。出席会议的还有复旦大学科技处徐晓创副处长、科技处基地建设办公室王浩,重点实验室主任丁建东教授、副主任邱枫教授、丛培红正高级实验师,高分子科学系党委书记张志芹副研究员、系主任汪长春教授、系副主任彭慧胜教授,共享仪器平台主任周广荣高级实验师,实验室部分固定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江明院士和安立佳院士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1) 实验室主任丁建东教授汇报2015年度实验室工作;(2) 委员审议2015年实验室运行情况;(3)彭娟副研究员介绍第一届聚合物分子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EP-1)的筹备情况。

       学术委员会主任江明院士首先对各位委员不辞辛劳、百忙之中赴会表示感谢。实验室主任丁建东教授作了2015年度实验室工作报告,简要回顾了实验室的历史沿革,汇报了实验室2015年度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实验室日常运行和管理、开放交流、公共仪器平台、国拨经费使用等一系列工作概况,列举了实验室四个研究方向的8项年度代表性进展以及实验室总体的2项年度标志性成果,并对2016年度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与会的学术委员会成员肯定了实验室在2015年度取得的成绩,认为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同时,对实验室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指导性意见,主要归纳如下:

一、关于实验室的定位和研究方向:实验室应当仔细考虑聚合物分子工程学的内涵、外延是什么,有那些新的发展,存在那些问题,已有贡献和将来新贡献在那里;研究方向上对于同其他国重有所区别、体现特色的内容要特别重视;要保持基础与应用相结合。

二、关于仪器的购置和管理:2015年内完成33台仪器申购工作,实验室抓得很具体;2016、2017年借实验室主体将从邯郸路校区搬迁至江湾新校区的机会,可进一步强化仪器设备的集中化、系统化,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部分未批准的仪器设备还是有必要的,对于一些不尽合理之处,鼓励实验室在学校的支持下继续向国家有关部门予以反映、沟通。

三、关于人才引进:虽然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但仍要有规划、按重点发展方向来引进人才;对于已引进的千人、青年千人,实验室要考虑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出成果。对于提高博士后等三类有博士学位的流动人员的待遇,措施很好,还需了解动向,并落实已有政策。

四、关于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除了科技部等政府部门以外,还要注意与行业协会的沟通。目前通用高分子等产量相对国内需求出现过剩,而出口的关键在于高性能化,实验室可以从关注国家需求上升到关注人类的需求。

       MEP-1的大会秘书长彭娟副研究员介绍了会议筹备的情况,包括会议概况、大会报告人、青年才人报告人的邀请,并介绍了会议的预算。大会主席丁建东教授简要介绍了办会的宗旨和对办会特色的基本考量。

       科技处副处长徐晓创代表学校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过去数年所取得的成绩,对各位委员一直以来对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还提出要为下一轮评估早作打算,如何保持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加强整合,取得更好的成绩。